從古至今,藝術一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部分。藝術作品承載著歷史的痕跡,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文化。上古藝術是我們的遠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。它們不僅展示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和生活的理解,更讓我們窺探到他們的思想和信仰。這些上古藝術品如同一本打開的歷史書,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和領悟。
現代的美術藝術在不斷發展,吸收了上古藝術的精髓,同時又與時俱進,展現出了獨特的風格和魅力。藝術家們不斷探索新的創作方式,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中。他們的作品無論是畫作、雕塑還是攝影,都能打動觀眾的心靈,讓人產生共鳴。
在當今社會,藝術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和觀賞的方式,更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和交流的方式。我們應該珍惜上古藝術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,並積極參與和支持當代美術藝術的創作和推廣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讓藝術繼續在人類文明中綻放出絢麗的光芒。
整形外科新技術!用「這1物」取代縫線 術後傷口癒合更美觀
中捷事件中英勇奪刀長髮哥許瑞顯因臉部被砍,讓人心疼;面對臉部傷痕美觀考量也推進醫療技術和醫材不斷進步,澄清醫院整形外科主住黃仁詮強調,對於臉部傷口在第一時間處理整型外科介入相當重要,無論是過去的小針縫合,以及目前已開始在臨床應用的醫療級皮膚組織膠,患者有權知悉怎麼做可讓傷口癒合平整、更好照顧。
在急診現場裏,面對意外造成的臉、頸、手等不能用衣物遮掩的傷口,除了清創,傷口美觀及照顧也是必須重視的課題。黃仁詮表示,無論是急診或門診,患者最在乎是傷口縫合後的疤痕好不好看、術後如何自己照顧?
黃仁詮表示,很多民眾赴日旅遊,經常帶回各式各樣的「液態絆創膠」,雖然它有防水的方便性,但其成分較刺激碰觸傷口會有劇烈疼痛,它有使淺傷口黏合的張力,但不夠強且不持久,這些因素使它不能適用於手術後的傷口。
而門診小手術,尤其是臉部脂肪瘤、粉瘤的手術,患者最怕手術縫合後留下疤痕。手術後的傷口,內層組織會用可吸收的縫線縫合,外皮則塗上醫療級皮膚組織膠,它有張力可輔助表皮傷口的密合,因表層沒有尼龍線的縫合,所以不需拆線,在7到14天後皮膚組織膠自動剝離,不需特別處理。
尤其,醫療級皮膚組織膠本身成分有抑菌的效果,可防止細菌的增生,亦可阻絕外面細菌的接觸,因傷口與外界有薄膜隔開,不需換藥,不用紗布覆蓋,也降低膠布造成的過敏及不適。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40805002566-260418
留言列表